你好,欢迎来到农达网! 我的农达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夹
玉米/水稻
当前位置 > 首页 > 交易资讯 > 行业观察

当口粮变成一把青贮时 我们真慌了…… 分享到 来源:中华粮网 作者:网站编辑 发布:2022-05-16 08:37

青贮.jpeg


   这几天,网上流传的许多收割小麦青苗的视频,引起了大家关注,其实,大家心中泛起的情绪,更多的是忧虑、是惋惜、是不适,相信接触过庄稼的人都会有此感觉。  视频显示,正值抽穗期的小麦,在收割机的轰鸣中,整片绿油油的小麦倒伏在地上。而这些被收割的小麦青苗,主要是用来做青贮饲料。而种小麦的农民,可以获得1500元的收入……

  

   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时期,有个笑话:确诊几例我没害怕,新增几例无症状感染者,我也没害怕,但看见你们一箱一箱往家里拉米和面,我真慌了。慌的是什么,中国素来就有“手里有粮,心中不慌”的说法,“人是铁,饭是钢,一顿不吃饿得慌”,民以食为天,没有粮食,我们将无法生存。我们常说江山社稷,社稷是什么?“社”是土地之神,“稷”是谷物之神。古代君主都祭社稷,北京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坛上铺设有“五色土”,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就是用来祈谷的场所,祈祷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可见,土壤和粮食,是国家的立命之根。


  要知道,任何时代,粮食安全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。

  有个“种桑误国”的故事,春秋时期,管仲向齐桓公献策,命令大臣们必须穿绨(一种丝绸制品)料衣服。但齐国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,齐国蚕丝需求量大,价格上涨,鲁、梁两国发现织绨有利可图,就荒废农业,大力种桑发展织造业,而齐国则大力发展农业,囤积的粮食堆积如山。几年后,鲁、梁两国的粮食完全依靠齐国。此时,管仲宣布禁止人们穿绨料,只穿布衣,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。没有了粮食来源,鲁、梁之民饿馁相及,饥荒大乱,齐国不费一兵一卒就吞并了鲁、梁两国。后来管仲依葫芦画瓢,高价买楚国的麋鹿、代国的狐皮,就这样以粮食为刃,灭了五国。


  可见,粮食战从古至今都是第一战事。 

  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饭、每一个馒头,都是农民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。我们幸运地生活在国富民强的好时代,没有经历过饥荒。但老一辈的人对饥饿是有记忆力的,父亲小时候家里穷,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,晚上饿得心慌,奶奶就哄他睡觉,说:“人是一盘磨,躺着就不饿。”


  农民们对收获是有仪式感的。播下种子,便盼着小麦生长。一望无际的麦田承载着农人最深切的期待,此时,农人最痛恨的就是牲口啃青和偷割麦苗。曾经有个农人去看护庄稼,看到一群猪在啃麦苗,农人一气之下,一铁锨砍在一头猪身上,那头猪嚎叫着奔回家,倒地而死。养猪人家循着血迹找去。两家人大吵一架,从此结了仇怨。有人说农人下手太狠;有人说养猪就要圈好,庄稼再好也怕被猪拱。如果有人偷割麦苗,便会被惩罚在村上放映电影,这无疑是另外一种游街方式。可如今,农民却宁愿亲手把青麦割了去喂猪,这是不是很讽刺?


  小麦是农家一年最大的盼头,冬天盼着下雪,因为雪是小麦的厚棉被,瑞雪兆丰年,兆的不就是庄稼丰收吗?待到麦子抽条疯长,那五月的风,吹着麦浪,起伏着农人的心。待到小满时节,麦子开始灌浆吐穗。村镇上便搭起戏台,庆祝“小满会”(也叫“小麦会”),乡亲们聚在一起,看戏、聊天,结伴去买合心意的农具,这是农忙前夕难得的休闲相聚时光,各式各样的农具摆成长龙,瞧不见尾,镰刀、木锨、叉子、扫把、草帽等,但凡与收割麦子沾上边儿的“家伙什儿”都可以在“小满会”上寻得到。


  温煦的风吹啊吹,吹得麦子泛了黄,沉甸甸的麦穗在风中摇曳,孩子们总喜欢抽了麦穗,将麦梗的一端捏扁了,做成小笛,吹出心中的舒畅,或者去咀嚼麦梗那清甜的气息,然后将麦穗儿在火上烤了,燎去麦芒,在手心里揉碎了,吹去麦壳儿,胖嘟嘟的麦粒儿裸露出来,香甜绵软,那滋味儿总是带了点悄悄的、神秘的气息,珍藏在每一个乡村孩子的心底。要知道,如果捋生麦被大人知道,是会被呵斥的。经历了漫长的等待,眼见就要收获了,被抽了麦穗,简直是暴殄天物。


  收获的时节,正值盛夏,农民们天天盼着响晴天,太阳越毒,麦子长势越好,那时候,收割麦子靠人工,一顶草帽、一条汗巾、一壶水、一把镰刀,足矣。农人们顶着烈日,弯着腰,锋利的刀刃划过麦梗,“沙沙沙”麦子倒伏一片,服服帖帖被抓在手里……


  麦子是农人的心头肉,田里的一切庄稼都要为麦子开道。满山遍地的油菜花,不过是小麦的“陪嫁”,油菜籽成熟期早,农民们收割完油菜籽,便在油菜田上开辟出平整的场地,以便晾晒麦子。碾场、扬场、晾晒再到颗粒归仓,一系列繁琐的程序,农人们却乐此不疲。即便累得浑身像散了架一般,农人们也舍不得休息,抽空儿赶到地里捡拾麦穗,谁家的田地如果拾掇得不干净,便会被嘲笑:“这家人真懒,看吧,老天会看见,总会有他们饿肚子的时候。”人们对粮食心存敬畏,浪费粮食,是大不敬的。待到麦子归仓,农家闲了下来,便会搭台唱戏,庆祝丰收。出了嫁的女儿们终于得闲去探望娘家,必备的礼品便是用自家新榨的菜籽油炸出的油馍(油条),特别是那些订了亲的女儿,女婿家是一定要来送油馍“瞧新亲戚”的,一篮一篮的油馍,送到女方的族亲家中,如果谁家女婿的油馍篮儿满得挨了竹篮提手,便是大方之家,女方家会“倍有面儿”,所以在老家,生了女儿又叫“添了油馍篮儿”。当我们对收获庄稼失去了仪式感,当我们不再敬畏土地与庄稼,当我们将口粮当作一把青贮时,折断的是我们内心的一条底线。所以,我们慌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