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越南大米对中国出口量有所增加,上周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上涨幅度放大。3月18日,越南5%破碎率大米出口报价每吨450美元,比上周每吨440-445美元有所增加。
2月豆油价格或承压偏弱。但依据往年到港情况,一季度大豆到港季节性缩减,豆油产出或并不完全宽松,或限制2月豆油价格跌幅。
俄乌两国都是全球重要的粮食谷物生产和出口国,两国小麦出口量约占全球小麦出口量的四分之一以上。2022年9月底至今,俄乌冲突不断升级,全球粮食供应的担忧逐步加深
立秋时节已经悄然来临,各省份气温已经开始小幅下降,但是目前大米走货暂未出现好转迹象,那么必然会压制水稻成交量,致使稻价上涨动力不足,近期中储粮以及国家临储等原粮成交正在呈下降趋势,各方成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行,而当前国家临储以及各地方储备都在持续投放,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投放量亦是持续增加,标的区域数量持续高位,叠加下游需求暂未重启,那么米企以及原粮贸易商当下唯有原地踏步,暂时维持平稳运作,静观其变。
近日因美盘大豆期价的强势上涨,进口大豆成本跟随攀升,已经逼近6000元/吨的价位,不过豆粕价格并未如美盘大豆期价出现明显的涨幅,虽然也有上行,但整体仍以震荡调整为主,主要是国内大豆及豆粕供应增加后限制了豆粕价格的涨幅。
疫情防控形势仍较严峻,豆源释放今非昔比。建议持豆主体冷静看待国内“低调”的消费,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,先解决“近忧”再深度“远虑”。短期内豆市难以向好,弱势格局无法改变。东北各地春种工作在“五一”小长假期间全面开启,大豆进入适播期,播种工作将陆续展开。
上周国内现货玉米价格上涨,山东部分深加工收购价较前一周波动-20至14元/吨,主流收购价在2784-3020元/吨;东北部分分深加工收购价较前一周上涨10至30元/吨,主流报价在2620-2725元/吨;辽宁鲅鱼圈港口收购价上涨20元/吨,700容重玉米报2850元/吨;广东港口玉米价格上涨10元/吨,报2940元/吨。上周国内玉米淀粉价格上涨,山东地区部分工厂报价上调20元/吨,主流出厂报价为3350至3440元/吨。东北地区部分工厂报价上调50元/吨,主流出厂报价为3300至3400元/吨。
小麦均价3305元/吨,高于玉米价格495元/吨,目前小麦对饲料企业来说,替代已成为“过去式”,而且在一定程度上,也正是由于小麦价格高位,很大程度上也提振了市场对玉米看多的信息,对玉米市场来说是一利好因素。
国内豆市行情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变化,因疫情防控而推迟流通的豆源,在南北产区部分地市出现了压力后移。东北地区面临春播,而关内再有40天将进入夏收,物流全面恢复正常尚需视疫情防控形势。
当前,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起伏反复,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正在传导,世界粮食市场会不会出现大的波动?今年全球粮价涨幅达40%以上,中国粮食安全走势如何?记者采访了解到,目前我国粮食供应有充分保障,粮价总体保持平稳运行。专家认为,我国需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努力防范国际市场输入性影响,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