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8月底开始,随着华北地区春玉米陆续供应市场,部分市场的玉米价格出现了窄幅回落的趋势,但跌幅有限。那么,当前玉米市场运行情况如何?9月份玉米价格和新季玉米开秤价格的走势如何?
贸易商和分析师表示,亚洲面粉加工厂已经购买了超过100万吨未来几个月交付的黑海小麦。但是随着本周黑海局势突变,亚洲买家正在考虑替代供应,以便规避黑海协议终止后可能出现的长期供应风险。
截至6月8日,美国玉米优良率为64%,比一周前下滑了5%,也低于市场预期的67%。这反映出美国玉米种植带的干燥问题日益严重。因宏观经济形势改善,原油走强,以及中西部地区干燥范围扩大,作物状况不及预期,均提振美玉米上涨,此外黑海谷物协议暂时中止亦为盘面增加风险升水。
本周,国内稻米市场购销清淡,大米口粮消费低迷,旅游和餐饮业稳步恢复,但集团性需求提振有限,加之天气转热,多元主体对原粮采购的意愿进一步减弱,经销商备货量不大。
在越南大米对中国出口量有所增加,上周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上涨幅度放大。3月18日,越南5%破碎率大米出口报价每吨450美元,比上周每吨440-445美元有所增加。
2月豆油价格或承压偏弱。但依据往年到港情况,一季度大豆到港季节性缩减,豆油产出或并不完全宽松,或限制2月豆油价格跌幅。
俄乌两国都是全球重要的粮食谷物生产和出口国,两国小麦出口量约占全球小麦出口量的四分之一以上。2022年9月底至今,俄乌冲突不断升级,全球粮食供应的担忧逐步加深
立秋时节已经悄然来临,各省份气温已经开始小幅下降,但是目前大米走货暂未出现好转迹象,那么必然会压制水稻成交量,致使稻价上涨动力不足,近期中储粮以及国家临储等原粮成交正在呈下降趋势,各方成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行,而当前国家临储以及各地方储备都在持续投放,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投放量亦是持续增加,标的区域数量持续高位,叠加下游需求暂未重启,那么米企以及原粮贸易商当下唯有原地踏步,暂时维持平稳运作,静观其变。
近日因美盘大豆期价的强势上涨,进口大豆成本跟随攀升,已经逼近6000元/吨的价位,不过豆粕价格并未如美盘大豆期价出现明显的涨幅,虽然也有上行,但整体仍以震荡调整为主,主要是国内大豆及豆粕供应增加后限制了豆粕价格的涨幅。
疫情防控形势仍较严峻,豆源释放今非昔比。建议持豆主体冷静看待国内“低调”的消费,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,先解决“近忧”再深度“远虑”。短期内豆市难以向好,弱势格局无法改变。东北各地春种工作在“五一”小长假期间全面开启,大豆进入适播期,播种工作将陆续展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