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2022年糯稻米种植收益较好,今年黑龙江、江苏、安徽等糯稻主产区种植面积均有所增加,尤其是黑龙江省增幅明显,但也有湖北等地因预期收益不佳,种植面积调减。
玉米价格自上市以来一直处于下跌趋势,目前部分地区已经跌破农户种植成本,不过考虑到下游需求的弱势以及供给端的宽松,未来行情大概率仍将震荡向下运行,底部或在12月左右出现。
这两年粮食市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,就是情绪化主导很严重。虽然说情绪只是改变阶段性的节奏,并不能改变整体的供需,但是不可否认,情绪在这个阶段化里确实起到了主导作用,确实对价格的波动有直接的影响。
我国首个国家级北方水稻重大科研平台——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5日在黑龙江省宝清县正式落成,将通过汇聚力量、整合资源,着力解决北方稻作生产中出现的重大科技问题,助力推进产业升级换挡和提质增效。
亚洲大米价格飙升至近15年来的最高水平,原因是对全球供应的担忧日益加剧,此前印度禁止部分大米出口,而泰国的大米产量受到了干旱天气的威胁。
最近一段时间,美国大豆产区土壤干燥、大豆陈季库存数据和种植面积等报告数据利多,国内外豆油价格受到支撑,加之国内大中学校暑期来临,外出旅游就餐人群明显增多,豆油消费有所改善,令其价格受到支撑。
随着大部分小麦收获,市场供应集中增长,麦价也逐渐趋稳。当前来看,新陈小麦逐步并轨,而新麦的行情也要好于之前的预期,比之前的预期上涨了一个台阶。不过,天花板也是比较明显的。
粮食安全不仅要有足够数量的粮食做前提,还要建立在粮食产业安全的基础上。日前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,要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,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,强化战略性领域顶层设计,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。
稻谷是中国和亚洲周边国家最重要的口粮品种,占中国口粮消费的60%以上,保稻谷供给安全就是保口粮安全、粮食安全。强化亚洲国家在稻谷领域的安全合作机制,强化科技、经贸、治理合作机制,有利于落实中国提出的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,强化地区粮食安全水平,保障中国稻谷安全、口粮安全、粮食安全。
基层优质余粮偏低,圆粒稻价稳中偏强;随着部分米企停工停产及陈粮流入市场,长粒粳稻价格承压,绥粳‘18’系列主流价格稳定,中科发价格微幅下调;糯稻价格稳中偏强,同江万里一周两次上调报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