粮食安全不仅要有足够数量的粮食做前提,还要建立在粮食产业安全的基础上。日前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,要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,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,强化战略性领域顶层设计,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。
稻谷是中国和亚洲周边国家最重要的口粮品种,占中国口粮消费的60%以上,保稻谷供给安全就是保口粮安全、粮食安全。强化亚洲国家在稻谷领域的安全合作机制,强化科技、经贸、治理合作机制,有利于落实中国提出的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,强化地区粮食安全水平,保障中国稻谷安全、口粮安全、粮食安全。
基层优质余粮偏低,圆粒稻价稳中偏强;随着部分米企停工停产及陈粮流入市场,长粒粳稻价格承压,绥粳‘18’系列主流价格稳定,中科发价格微幅下调;糯稻价格稳中偏强,同江万里一周两次上调报价。
玉米可以说从春节后仅虚涨了两天,就开启了跌跌不休的模式。持续的下跌,也使市场情绪越来越低沉,尤其是山东、东北齐下跌,虽然这在之前也曾出现过不少次,但是下跌行情持续得太久,难免令人担忧。
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稳大盘首先要稳粮食。党的二十大,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,提出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”。近日,国家高层再将粮食安全放至新的战略高度,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,以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。
11月11日-11月8日,安徽县市储中晚籼稻招标采购公告发布数量为29732.648吨吨,成交22866.324吨,成交率76.9%,比上周提高9.93%,成交均价2748元/吨,比上周低18元/吨。排除枞阳县储这个出来搞笑的招标采购底价,实际成交率可达88.9%,这也符合上周的基本判断,即成交量有逐步放大的趋势。
秋收以来,在充满争议、踌躇、谨慎的市场心态下,迎来了新的玉米年度市场。在成本和产情的双重压力下,新季玉米开秤价格高企,强势上市。目前,距离我国北方产区第一批新季玉米收获上市已接近月余,玉米价格在经过第一轮市场购销洗礼后,南北玉米价格逐步出现分化,
近几年,由于我国玉米进口量大幅攀升,国际和国内玉米市场联动更加密切。因此,在国际玉米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背景下,我们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保持乐观态度。
截至8月22日,主产区制粉企业平均利润64元/吨,环比上周六上涨2元/吨,环比上月同期下跌43元/吨。临近月底学校陆续开学,往年都将带动面粉市场需求好转。但今年效果甚微,面粉市场购销仍然清淡,面企利润十分微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