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欢迎来到农达网! 我的农达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夹
玉米/水稻
当前位置 > 首页 > 农粮信息 > 经济政策

玉米价格全线飘红,重点关注政策“调控” 分享到 来源:财富农业 作者:网站编辑 发布:2021-01-05 09:42

    针对华北地区,尤其山东玉米价格为什么徘徊不前做过讨论,当时认为华北,尤其山东地区的玉米价格还没有到上涨的时机。从最近三天来看,这个时机已经到了。


    华北,山东全面到达2700元/吨的价位不会太远。年前会呈现稳中偏上的运行趋势。


    华北地区在目睹了东北主产区激烈的抢粮大战后,读后感还是很强烈,企业对当地玉米的未来供应更加担忧。在水分可以能建立库存时不会不大量收购。


    贸易商也是眼看东北同行的“豪横”,怎么能甘心落后那!而且现在还有一些东北贸易商加入到华北的收购大军里,竞争只会比东北有过之无不及。


    只有多主体竞收,才会把价格“抢”起来。


    河北,山东等地的玉米产量本身和东北就无法抗衡。在新季玉米上市以来,还要向周边的黄淮海地区辐射粮源,尤其饲料企业。一些粮质好,水分低的玉米基本外流,价格要比当地深加工企业贵很多,云贵等省份饲用玉米,最高拍卖价格达到2855元/吨,更是吸引了很多关内玉米。


    华北,尤其山东云集着国内众多玉米价格企业,也是生猪饲养大省,玉米的需求量要比产地多出5000多万吨。而在以往年份缺口有临储玉米和东北粮源补充,但是2021年这两项重要玉米来源都处于未知状态。企业不会不未雨绸缪,尽最大力量抢收是必然的事情。


    对于华北贸易商来说,这也是唯一一次,也是最后一次的建立库存的机会,错过此时只能等到下一年度了。前期在山东等地很多贸易商羡慕东北,不但粮源多,可选择性强,而且还有第三方资金的支持。据在华北等地的贸易商反应,当地现在也可以申请第三方资金了。


    一旦资金注入市场,那情绪还会更加高涨。


    最近有媒体提示,现在的市场风险和2008年相似,粮食界的前辈对2008年应该还有记忆,2008年的经济泡沫使很多人从平民成为富豪,也使很多富豪负债累累。


    但是今年和2008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,当年中国玉米的库存量巨大,而产能却是现在的一半。今年的玉米价格上涨有经济通胀的影响,但更多的是刚性需求,价格水分比较低。


    而且国家在政策上也对三农进行倾斜,市场氛围比较宽松。


    很多公知甚至民众质疑国家的一些做法,在大量去库存,增加产能的情况下,还在缩减镰刀湾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,却没有意识到后临储时代玉米的危机。


    怎么说呢: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。


    玉米的这次回涨,也借助了拍卖的助推力量,在这次国内普涨的情况下,国家会不会再次启动其他调控政策呢?个人认为,涨势不是很迅猛的情况下,国家不会大力度管控。


    只是针对东北地区的几次临储拍卖。尚且没起到作用,反而把价格拍打起来了,现在又多了个华北,更恐怕有心无力。尤其在农民还处在售粮阶段,调控的力度也不好掌握。


    第三方资金如果针对华北地区开放,说明国家还是认可多主体进入市场竞争,这也符合市场运行规律。


    就今年的玉米市场规律而言,在临储拍卖之初就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,现在更是以扭转乾坤之势运行,使得很多人措手不及,尤其在秋季玉米上市以来的涨势上,更是出乎意料。


    看市场更要顺应时代,站在原地不动只能被市场淘汰,机会永远都是惠顾有准备和有胆识的人,恐惧滔天巨浪不敢下水,就不会知道水深水浅。


    今天有很多人嘲笑东北企业只涨了10元钱,认为这么小的涨幅不会起到什么吸引上量的作用。但是只有这样稳中上涨才符合市场健康的运行规律,如果一次性涨上100元或者更多,那就是“大涨或暴涨”,这不仅会出现“暴涨”后必暴跌的连锁反应,而且企业领导人恐怕也会被国家约谈。


    玉米市场还是有些“狂躁”,在这种氛围里,所有人都大肆炒作利好。那么2021年玉米价格就会平步青云,没有天花板吗?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。现在虽然还看不出天花板,但是市场必然要经历价格波动,而且到明年秋季最少要波动三次。


    参与市场的所有主体,都应该谦虚冷静,尊重供需对方,尊重国家政策,才能更有效的规避风险,而不是一味看涨,无限制放大利好。


    2021年重点要关注国际,尤其欧洲农作物的生长情况,拉尼娜现象对全球农业的影响,国际贸易格局是否发生转变,新建自贸协定港对玉米市场是否有新的冲击,国内玉米需求端,尤其深加工企业产能情况,淀粉及其附属产品的价格涨跌,替代饲用谷物的最高使用比例……其中每一个因素都会对国内玉米市场产生影响。


    没有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”的市场走势,玉米价前途向好,不等于没有坑坑洼洼。还是小心使得万年船。